OB体育入口app下载茶道研究 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(一)

发布时间:2023-08-15 17:03:41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中国的许多文化经常很快流传到日本,并在那里深深扎根,中国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便是突出的一例。而把日本茶道看作“至高无上”、“独一无二”,这是由于许多日本人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,对中国茶艺、茶道的深刻内涵了解太少,而现在的中国人也同样存在饮茶不知茶,以至数典忘祖的问题。

 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余悦主编的《茶理玄思·茶论新说揽要》(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)中论文摘要的内容。

 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,中国的许多文化经常很快流传到日本,并在那里深深扎根,中国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便是突出的一例。

  目前,许多人知道日本茶道,而对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和茶道、茶艺却知之甚少。日本人常以自己的茶道自豪,甚至认为是“独一无二”,“无与伦比”。有位日本人在一本书中写道:“中英两国人民都喜欢喝茶,但我从来没听说过他们能象日本那样充分发挥茶道之美的威力”,“从茶的精神对日本人民的生活影响的深度来说,恐怕在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。”

  说日本“茶道仪式”保存长久,对其本国影响很大不假,但若论美学思想和整个茶文化体系,及其对社会生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,日本都难与中国相比。把日本茶道看作“至高无上”、“独一无二”,这是由于许多日本人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,对中国茶艺、茶道的深刻内涵了解太少,而现在的中国人也同样存在饮茶不知茶,以至数典忘祖的问题。因此,就很有必要对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各自的特点加以比较和介绍。而要知中国茶为何传到日本,还要从中国的茶僧谈起。

  中国饮茶历史十分久远,单就把饮茶上升为精神生活而言,也是从东晋、南北朝便开始了。不过,茶文化体系得以形成,还是以唐人陆羽著《茶经》为标志。谈到这里,就要说一说中国的佛教与茶僧。

 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,很快被中国人加上自己的文化特点而吸收、传播,到唐代更大为兴盛。常言说,“天下名山僧占多”,寺院常处在名山大谷、树木葱茏、环境优美之处,并常伴以叮咚的清泉、碧澈的江溪,既有种茶的土壤、气候,又有煮茶的好水。所以,唐代已有许多僧人在寺院周围植茶。不过,僧人饮茶成风,并推动全国百姓纷纷爱茶,却不是在产茶胜地,而是自山东开始的。

  当时,北方佛教多律宗,南方多禅宗,后来禅宗北流,其主要修行方法是“坐禅”。泰山有座灵岩禅寺,坐禅要求很严,一不许吃晚饭,二不许睡觉。这对于老和尚来说尚能忍耐,而对于体健好动、思想活跃的青年和尚简直无法忍受。僧人们耐不住晚间的饥渴,自己买来茶叶揣在怀里,在寺院中搭灶支锅煎煮。茶对神经的特有功效使和尚们驱走睡魔,有助于进入佛家的精神境界。自此,由山东泰山、青、淄,到洛阳、长安,到处有馆舍、店铺卖茶水,不仅供“挂脚僧”饮用,也成为一般商旅、百姓休息品饮的场所。

  不过,饮茶成风并不意味着茶文化的形成。到唐朝开元年间,盛产茶叶的湖北复陵龙盖寺出了一位自幼煮茶、熟知茶理的小和尚,这就是后来被人称为“茶圣”的陆羽。后来,陆羽逃离寺院,进过戏班子,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。到14岁时,陆羽受到太守李齐物的赏识。开始读书,深究儒家经典,以至诗词歌赋,诸般杂学无所不通。陆羽文名声振朝廷,朝廷要他去作官,他无意于仕途,仍迷恋于幼年的爱好——茶。适逢安史之乱,陆羽避居江南,结庐于茶乡苕溪(属浙江湖州)。他考察了许多名茶、名水,把儒、道、佛各家思想及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于茶学之中,著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——《茶经》。

  《茶经》不是一般茶学著作,它发扬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特点,不仅论述了茶之出、之源、之造等自然规律,而且从饮茶的水质、器具、环境、人品,从精神世界、美学角度把饮茶上升到文化学的高度,从此开创了包括中国茶艺、茶道,和与茶相关的一套茶文化体系。

  陆羽的茶文化思想源流,可从他的著名茶友中得到印证。陆羽在湖州结交了许多好友,最著名的有诗人皇甫冉、皇甫曾,唐代“书圣”颜真卿,著名“诗僧”皎然和女道士李季兰。湖州有个“三葵亭”,系陆羽设计构建,皎然题诗,颜真卿书匾,三人又都精于茶道,可称为“茶人三绝”。李季兰也常参与茶诗聚会,且长于格律诗,于琴棋书画无所不通。从这个小例也可以看出,中国茶文化一开始便是融儒、道、佛为一炉,而并非单一源流。

  唐代正是中国大开放的时代,辉煌的中国文化不仅吸引了西方诸国,也吸引了大海中的岛国——日本。佛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,仅在唐代,日本就有十四批遣唐使,其中许多是僧人。公元801年,日僧空海、最澄来华。回国时不仅带回了中国的佛经等图书、乐器,还带去了中国的茶籽和在华学到的饮茶知识,从此,日本开始种茶,中国茶文化也部分地传入日本。后来,日本的茶园有一段荒芜绝种时期。至北宋,日本僧侣来华者更多,尤其是南宋,日本僧人入华学禅者接踵而至。OB体育入口app其中,最著名者是荣西和尚。荣西于1168年来华,归国时带回中国茶种,使茶在日本再次扎根。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全面大发展的时期,所以,日本僧人还学习了中国的茶艺。可惜,最澄与荣西都只是僧人,他们来中国停驻最久的地方又都是浙江的天台山。天台山是禅宗圣地,所以,天台禅宗茶学思想便成为后来日本茶道的基调。而对于中国茶文化的整体,包括儒、道、佛诸家精神,以及宫廷茶文化、文人士大夫茶文化、市民茶文化、民间茶俗等等,日本僧人并未全面了解。

  我们并非以此来苛求日本的茶人、僧人,我们只是说,一年半载的“留学”,不可能把中国茶文化的全部精华学到,而那种以为日本茶道才是唯一高深莫测的茶文化,自然失之偏颇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