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B体育入口app日本茶道的“侘寂”

发布时间:2023-08-26 04:16:17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OB体育入口唐代陆羽(733~804)的《茶经》写道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,齐有晏婴,汉有扬雄、司马相如,吴有韦曜,晋有刘琨、张载、远祖纳、谢安、左思之徒,皆饮焉。滂时浸俗,盛于国朝,两都并荆俞间,以为比屋之饮。”在中国,茶当作饮料,始于神农氏,传说是一名叫鲁周公的人发明的。春秋之际齐国的晏婴,汉代的扬雄、司马相如,三国时东吴的韦曜,两晋的刘琨、张载等著名人物都喝茶。茶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中,但流行最兴盛的要数唐朝。从西都长安到东都洛阳,从江陵到重庆,家家户户都喝茶。

  中国喝茶的历史不止三千年,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只有一千多年的时间。从日本的奈良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,千利休(1522~1591)继承了禅僧村田珠光和以“侘寂”(简单朴素)为美的武野邵鸥,确立了日本茶道。

  村田珠光(1422)生于奈良,在19岁那年,投入一休宗纯的门下参禅。明亮皎洁、毫无缺陷的圆月自是十分美丽,却非珠光所好,在云彩间若隐若现的月亮带着缺憾美,更动心弦。“云遮月,月更美”的美学意识是当时的日本共通的美学思想,贯穿了整个日本中世文艺界。

  村田珠光认为,即使是生活富裕的百姓,想要收集那些珍藏于足利幕府珍宝库中的中国陶瓷也绝非易事。一味迷恋无法得到的东西,终日幻想豪华的中国陶瓷与庄重的茶会,这显然毫无意义。中世的美学意识与禅宗的教诲也并不提倡豪华无憾之美,却将缺憾之美、余白之美视作最美。珠光在一休身边学到的正是与豪华书院茶道相反的朴素的茶道。

  村田珠光是在茶道中提出心之问题的第一人。他认为,茶道是实现“心灵”自由这一最高境界的“途径”。

  在《南方录》中有如下一段记载:四张半茶室为珠光所建,称之为真茶室,贴白色鸟子纸、无缘杉板屋顶、上薄板、方形顶、六尺壁龛,(中略)至邵鸥,改变四张茶室,纸壁改土墙,木格改竹格、移隔扇护板,地板边缘改薄涂或白木,称之为草茶室。

  村田珠光提倡的是打破豪华书院茶道的限制,绽放缺憾之美。正式的书院茶室地板称为“张付床”,就是在地板上贴宣纸,描绘水墨山水画。而珠光改用白色鸟子纸张贴,反倒体现出了尘世种种,蕴含其中的正是所谓“低调”之美。还有,书院茶道多采用雕刻了繁复装饰的屋顶,而珠光提倡无装饰的杉木板屋顶,去繁就简。

  到了武野邵鸥(1502~1555),从珠光的白纸墙上将鸟子纸揭下来,创造了露出泥土的土墙。这是一种更大胆的低调。对于这种如民宅粗墙般的土墙中蕴含的美学意识,是邵鸥第一个用“侘寂”一词来表述的。从《南方录》的记载看,可以说正是在武野邵鸥时代,茶室在表现方式上实现了从真格到草格的飞跃。不仅仅是茶室,在“侘寂”茶的基本美学形式,武野邵鸥发挥了莫大的作用。

  在武野邵鸥时代,人们对茶具的注意开始从唐物转向和物,甚至开始重视位于中日之间的朝鲜半岛出产的茶具。当时对于茶具用陶器,人们所做的主要是从已有器皿中挑选适合茶道之物,也就是进行鉴定甄别。早期,茶人们主要着眼于发掘具备名品资质的茶具,而不是创造新茶具。千利休也曾同样使用过日本和朝鲜茶具,然而他最终摒弃了茶人的传统做法,开始着手设计和制作适合自己的茶具。千利休对茶釜、漆器等表现出极高的热情,但被后人视为最大的成就则是通过与乐长次郎的合作创作了乐茶碗。

  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,是以村田珠光为开山,武野邵鸥为先导,千利休为集大成者二完成的。这是茶道史上的一次革命,由他们改革过的茶道,具有宗教性、伦理性的身心修炼的性质。因此,日本茶道的文化形式是非常严肃的。日本茶室便是修炼人格的道场,进入茶室后要处处留意。主人与客人都是以修道为目的而走到一起,都需要小心谨慎地行事。

  千利休的茶道精神的体现 “和敬清寂”,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、四规、四则。表面上,“和敬清寂”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法则。“和”为主人与客人,客人与客人之间的和睦、和谐;“敬”既表现尊敬,也表现上下关系分明,有礼有节;“清”不单单指茶室茶具的清洁,更直指人心的清白、纯粹;“寂”则体现侘寂,恬静的气氛以达到心灵的庄重、平静。

  现今解释日本茶道的思想是还经常使用“一期一会”这个概念。“一期一会”一词出自江户末期著名茶人井伊直弼(1815~1860)所著的《茶汤一会集》。“追其本源,茶事之会,为一期一会,即使同主、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,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。每次茶事之会,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。由此,主人要千方百计,尽深情会意,不能有半点疏忽。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相逢之情赴会,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,以诚相交。此便是:一期一会。”一期一会是说一生只见一次,再不会有第二次的相会。这种观点来自佛教的无常观,说宇宙间是无常的,人的生死、友人的离合也是无常的。生命是短暂的、脆弱的,这是人生实态。面对人生无常的事实,有的人绝望、悲观,而茶人则在生的瞬间里竭尽全力地奋斗,变消极为积极。佛教的无常观督促着茶人尊重一分一秒,认真对待一时一事。当举行茶事时,要抱有“一生一世只一次”的信念。的确,即使是常来常往的老朋友,在此时节、此茶室、此道具、此气氛下举行的茶事是不可能再现的。主人客人都要有一定的“紧迫感”,这种“紧迫感”也是创造不朽艺术的一种精神源泉。茶人忠实地遵守着一期一会的信念,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,从每一次紧张的茶事中获得生命的充实感。

  上一条:自考类英语教师学术英语阅读的必要性下一条:语文教学之——“活”课堂

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 公开学院 电子竞技学院1999-2020 版权所有

  地址: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(白云山校区)/广州市白云区夏花一路165号(白云湖校区)/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(大学城校区)

搜索